簡要描述:肺纖維化動物模型服務構(gòu)建是異常修復造成不可逆損傷的一類疾病,以炎癥和細胞外基質(zhì)沉積為特征,呈進展性和致死性的彌漫性肺間質(zhì)疾病,其中,特發(fā)性肺間質(zhì)纖維化(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,IPF)發(fā)病率最高。
產(chǎn)品分類
Product Category詳細介紹
品牌 | 其他品牌 |
---|
一、肺纖維化背景簡介
肺纖維化(pulmonary fibrosis,PF)是肺組織異常修復造成不可逆損傷的一類疾病,以炎癥和細胞外基質(zhì)沉積為特征,呈進展性和致死性的彌漫性肺間質(zhì)疾病,其中,特發(fā)性肺間質(zhì)肺纖維化(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,IPF)發(fā)病率最高。
二、肺纖維化動物模型簡介
構(gòu)建一個理想的肺纖維化模型,不僅有助于進一步篩選肺纖維化生物標志物,同時也為深入研究肺纖維化發(fā)病機制及動物臨床治療肺纖維化和研發(fā)新藥提供科學基礎。
三、肺纖維化動物模型服務構(gòu)建方法
1. 實驗動物
C57小鼠 6周齡
2. 實驗材料
C57小鼠,blms,注射器
3. blms誘導模型制備流程
(1)小鼠按照麻醉劑劑量麻醉后固定,呈仰臥位姿勢,氣管居中,暴露頸部,剪毛備皮,無水乙醇消毒后沿頸部中線開口(開口大?。?/span>0.5-1cm左右)緩慢鈍性分離至氣管,此時需要輕柔操作,減少因手術操作造成的氣管損傷。
(2)使用注射器(1ml或者微量注射器,胰島素針不失為好的選擇),針頭幾乎平行于氣管平面,經(jīng)氣管軟骨環(huán)間隙朝向心端插入氣管內(nèi),回抽無阻力,則注入少量的blms溶液(不超過0.2 ml/只,肺內(nèi)大量積液會導致動物的死亡)。
(3)注射完畢后,縫合傷口,后將動物直立1-3 min,適度左右轉(zhuǎn)動,并輕輕按摩小鼠胸部,保證blms在肺內(nèi)均勻分布,動物清醒后常規(guī)飼養(yǎng)。(3天左右即可出現(xiàn)損傷,體重降低等癥狀)28d后收集樣本。
4.模型鑒定
4.1 HE染色觀察肺組織肺泡炎程度
肺組織肺泡炎評分:無肺泡炎計1 分,輕、中、重度肺泡炎分別計2、3、4 分。輕度肺泡炎主要表現(xiàn)為單核細胞浸潤,肺泡間隔增寬但結(jié)構(gòu)正常,浸潤局限于近胸膜部,受累面積小于全肺的20 %;中度肺泡炎受累面積占全肺20 % ~ 50 %;重度肺泡炎受累面積占全肺的50 % 以上,偶見肺泡腔內(nèi)有單核細胞及出血造成實變。
4.2 Masson染色觀察肺組織肺纖維化程度
肺纖維化程度評分:無纖維化計1 分,輕、中、重度肺纖維分別計2、3、4 分。輕度纖維化主要累及胸膜及胸膜下肺間質(zhì),肺泡結(jié)構(gòu)紊亂,受累面積小于20 %;中度纖維化受累面積占全肺的20 %~50 %;重度纖維化受累面積占全肺的50 % 以上,肺實質(zhì)紊亂,并有融合,可見大小不等的囊氣腔。
四、小結(jié)
在PE動物模型中,BLM造??尚行院?,研究性強,能夠重視一般PE,其用于IPE發(fā)病機制的研究和有效治療藥物的研發(fā)具有很大的實用價值。但是BPF動物模型與臨床IPE相比仍存有一定差異,在實驗研究應用方面也有一定局限性,因此需加強對BLM作用機制及IPE的研究,進一步明確其相關性。
五、參考文獻
[1] 張成華 ,朱慶均 一,田景振 , (1.山東中醫(yī)藥大學藥學院,濟南 250355;2.山東中醫(yī)藥大學中醫(yī)學院,濟南 250355;3.山東省高校中醫(yī)藥抗病毒協(xié)同創(chuàng)新中心,濟南 250355)
[2]Villarreal AM,Yu H,Printz MP.Bradykinin—induced re— duction in collagen gene expression involve prostacyclin[J]. Hypertension,1998,32(1):81—84.
[3]蔡后榮 .2011年特發(fā)性肺纖維化診斷和治療循證新指 南解讀 .中國呼吸與危重監(jiān)護雜志,2011,10(4):
[4] Lutz W ,Eva W,Alexander P,et a1.Mode ofaction of nintedanib in the treatment of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— sis[J].EurRespir J.2015,45(5):1434—1445.
[5]Hinz B,Phan SH,Thannickal VJ,et a1.Recent develop— ments in myofibroblast biology:paradigms for connec— tive tissue remodeling[J].Am J Pathol,2012,180(4): 1340—1355
產(chǎn)品咨詢
電話
微信掃一掃